MAC(Media Access Control)地址,也称为物理地址或硬件地址,是设备网络接口卡(NIC)的唯一标识符。每个网络设备,无论是路由器、交换机还是计算机,都有一个唯一的MAC地址。MAC地址是在制造网络硬件设备时被写入的,通常由12个十六进制数字组成,如"00-1B-44-11-3A-B7"。MAC地址的前6个字节标识制造商,后6个字节是由制造商随机分配的唯一识别码。
MAC地址工作在数据链路层(OSI参考模型的第2层),主要用于在局域网内标识和寻址网络设备。当一台计算机需要与同一局域网内的另一台设备通信时,会使用对方的MAC地址作为目标地址进行数据传输。MAC地址仅在局域网内有意义,不能跨越路由器进行寻址。
IP(Internet Protocol)地址,也称为网络地址,是用于标识计算机网络中的设备的逻辑地址。IP地址采用二进制表示,通常用点分十进制表示,如"192.168.1.100"。IP地址分为两个部分: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。网络地址标识连接到同一网络的设备,而主机地址则标识局域网内的特定设备。
IP地址工作在网络层(OSI参考模型的第3层),主要用于在互联网上标识和寻址网络设备。当一台计算机需要与Internet上的另一台设备通信时,会使用对方的IP地址作为目标地址进行数据传输。IP地址可以跨越多个网络,通过路由器在Internet上进行寻址和通信。
1. 作用层级不同:MAC地址工作在数据链路层,用于标识和寻址局域网内的设备;IP地址工作在网络层,用于标识和寻址Internet上的设备。
2. 作用范围不同:MAC地址只在局域网内有意义,不能跨越路由器进行寻址;IP地址可以跨越多个网络,通过路由器在Internet上进行寻址和通信。
3. 地址分配方式不同:MAC地址是在制造网络硬件设备时被写入的,由制造商分配;IP地址则可以由网络管理员手动分配,也可以通过DHCP自动分配。
4. 地址长度不同:MAC地址长度为48比特(12个十六进制数字),而IP地址长度为32比特(4个8比特数字)。
5. 地址可见性不同:MAC地址是可见的,可以通过命令行工具查看;而IP地址有公网IP和内网IP之分,公网IP可以在Internet上进行寻址,而内网IP只能在局域网内使用。
尽管MAC地址和IP地址在功能上有所不同,但它们在网络通信中会产生关联。在同一局域网内,当设备A需要与设备B通信时,设备A会查找设备B的MAC地址,将数据帧封装上设备B的MAC地址进行传输。通常情况下,设备A会先通过ARP(地址解析协议)查找设备B的MAC地址,将IP数据包封装在MAC帧中进行传输。
当数据包需要跨越多个网络时,就需要用到IP地址进行寻址和路由。路由器会根据目标IP地址将数据包转发到正确的网络段。在目标网络内,设备会再次使用ARP查找目标设备的MAC地址,并将数据帧封装上目标MAC地址进行传输。
MAC地址和IP地址在计算机网络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,MAC地址用于局域网内的设备寻址和数据链路层通信,IP地址用于Internet上的设备寻址和网络层通信。两者相互配合,共同实现网络通信的功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