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 IIS 管理器中,选择要设置日志的网站,在"操作"面板中找到"日志"选项,单击进入。在"日志属性"窗口中,需要勾选"启用日志"选项,这样才能开始记录网站的访问日志。
IIS 支持多种日志格式,包括 W3C 扩展日志文件格式、NCSA 通用日志文件格式和 IIS 日志文件格式。其中,W3C 扩展日志文件格式是最常用的格式,它可以记录更多的信息,如 HTTP 状态码、客户端 IP 地址、访问时间等等。
在"日志属性"窗口的"日志格式"选项中,选择"W3C"即可。
接下来需要设置日志文件存放的目录。默认情况下,IIS 会在 C 盘的 inetpub\logs\LogFiles 目录下创建以网站名称命名的子目录,用于存放日志文件。
需要将日志文件存放在其他目录,可以在"日志属性"窗口的"日志文件目录"选项中手动指定目录路径。
在"日志属性"窗口的其他选项中,还可以对日志文件的属性进行设置,包括:
这些设置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,帮助我们更好地管理日志文件。
网站同时支持 HTTPS 访问,那么还需要配置 HTTPS 访问的日志记录。
在"日志属性"窗口中,勾选"记录 HTTPS 请求"选项即可。这样,HTTPS 请求的相关信息也会被记录在日志文件中。
配置好日志记录后,日志文件会定期生成并保存在指定的目录中。我们可以通过记事本或其他文本编辑器打开这些日志文件,查看网站的访问情况。
日志文件中包含大量的信息,可以帮助我们分析网站的使用情况,包括访问量、访问时间、访问者的地理位置、浏览器类型等等。通过分析这些数据,我们可以更好地优化网站,提高用户体验。
随着时间的推移,日志文件会越来越大,占用越来越多的磁盘空间。我们需要定期对日志文件进行维护和清理,删除一些较老的日志文件,保持足够的磁盘空间。
可以通过设置日志文件的自动回收功能来实现这一点,也可以手动定期清理日志文件。通过这种方式,可以确保日志文件不会占用过多的磁盘空间,也能保证我们能够及时查看最新的日志信息。